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这里注册
x
烟台是个多风的城市,一年四季都大风不断,尤其是冬春季节,风更是大的几乎能把人吹跑。 强风不仅对建筑和农业造成破坏,也干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在烟台,几乎每年都有因大风吹倒树木或招牌而造成财产损失的事件发生。 但对于生长在海边的烟台人来说,大风也并非都是坏事——比如捞海肠这项活动。 海肠,学名单环刺螠,是栖息在海边潮间带泥质或珊瑚礁区域的管状虫类。尽管海肠并非烟台独有,但烟台出产的海肠以其卓越的品质闻名遐迩,味道鲜美,质量上乘,自古以来便享有盛誉。随着烟台旅游的声名鹊起,海肠这种烟台名产也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,而海肠捞饭作为烟台代表菜也成为了烟台一张新的宣传名片,因而也有更多的人以捞海肠为生。如今,人们已对烟台海边常有海肠出没的现象习以为常,这得益于近年来烟台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,以及大风带来的海边海鲜资源的丰富,受大风影响海边涌上海鲜的事也越来越多见。 每年烟台都会向海中投放巨量的海肠苗,以确保海肠资源不会在人们的大量捕捞之下迅速枯竭。由于烟台海边海肠频繁出现,许多市民前往海边赶海,甚至有人驱车百里专程来捞海肠。 前几日,新京报报道称,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有人因捞海肠溺亡。媒体向官方核实后表示,该区域确实有人溺亡,且家属已经认尸,但具体死亡原因是否与捞海肠有关,还需具体调查。 其实最近几年来烟台海肠数量增多,许多渔民携带专业装备赶海,但因风大浪急和体力不支,发生了多起溺水事件。尽管官方未发布确切的溺亡报告,但海边确实发生了多起溺水事件。 2023年初,多家媒体就曾报道烟台海边有人在赶海时遇难。而在随后的2023年底及2024年初,几乎每个海肠季都有人遇难、受伤,甚至一天能发生5、6起溺水事件。 为何捞海肠活动如此受欢迎?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。这些赶海的人并非城市居民,他们大多是专业渔民或养殖从业者,他们中很多可能都以此为生,靠捞海肠赚钱。 特别是在海肠大量上岸的时期,有人一天能捞到数千斤海肠。即使按照贬值后的价格每斤15元计算,1000斤海肠的收入也高达一万五千块,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。 但是,海洋环境充满危险,尤其是在冬季恶劣天气下,海里的吸力极大,渔民的潜水装备容易进水,一旦进水且体力耗尽,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溺水事故。 普通人在赶海时,首先要注意潮汐变化,提前查看潮汐时间表,不要在退潮时深入赶海。同时避免前往深水区域,以防意外发生。 许多渔民建议,不要在海里长时间捞海肠,因为即使在海里,拖网也极为笨重,体力消耗过大时更容易发生溺水。 虽然大风大浪的天气会带来丰富的海产,但这样的天气赶海也更加危险,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风雨天气中赶海。 冬季赶海时,更要注意防寒保暖。冬季气温低,海水更冷,下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务必注意不要受寒,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。 最重要的是,一旦发现有其他赶海人员遇险,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,切勿盲目自行救援,以免再次发生危险。 烟台海事局相关人士表示,市民在海边遇险时,除了拨打消防、公安及救护电话外,还可拨打12395求救热线。海事局将及时调动各种救援力量,确保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。
|